人物传记作文

时间:2024-05-27 13:19:41
人物传记作文9篇

人物传记作文9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物传记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物传记作文1

易安居士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的确,论才情,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代中国,她可谓特立独行。但千古万世名,寂寞身后事,李清照的一生,其间甘苦,如人饮水,大概只有她自己知道。

作为婉约派词人,她有着与众不同的性别优势。说到婉约,很多人本能地就会想起女子的形象。然而,婉约派词人,或婉约词,绝大多数是男性创作的,那些男性们,挖空心思来想象闺中女子所思所想,真是难为他们。但李清照不必这样,她可以站在她个人立场上进行创作,也许,这就是她的词读起来,感觉更加真实、感人吧?

人生中的大风大浪她都品尝过。

她的创作分为两大部分。年轻她无忧无虑,父亲李格非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满腹经纶。她自幼饱读诗书,才思过人。成年后嫁给了礼部侍郎之子——赵明诚。夫妻志趣相投,家庭和谐。夫妻经常共游夜市,也都爱收集古玩。可谓情意相合。在家时常玩“猜书”游戏,并以茶作为赌注,情调可谓高雅。这段时期李清照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从词中所反映,也可看出她的生活是美满的。

但好景不常、世事难料,金兵南下,大宋王朝岌岌可危。风雨飘摇中,谁都无法掌控命运。作为地方官的赵明诚,在这时犯了一个大错误。守土有责的他,在金兵进攻下,本应带领百姓奋勇抗敌,却自己带头逃跑。丈夫的表现让李清照十分失望,有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她写了《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也许说者无意,而听者有心,丈夫看到此诗后,一病不起,以至英年早逝。

她被迫到达了南方。在此后的一生中,她过得异常坎坷艰辛,身为一个女子,她带着收藏的文物,四处漂泊,甚至跟着皇帝漂泊在南海上。这时,她的感情生活再起波澜,她再嫁张汝忠。但这却是她人生的灾难。张氏看重的并非她的才华,而是她收藏的古董。悲愤之余,李清照坚决离婚,即使为此承受两年牢狱之灾。当然由于家族原因,她半个月就出狱了。“蓬州吹取三山去”她希望自己能被风吹到海上的仙山中成仙,也许这是她此刻内心真实的写照。在南方定居几十年后,她悄然离世,过完这可歌可泣的一生。

她的作品内容和她的生平密切相关。前半生她是快乐的,中晚年却饱尝国破家亡,青春逝去的苦境。但这也成就了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她以才华卓绝成了一颗闪耀的明星。

就其风格而言,她特别擅长把抽象表达成具象,“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怎一个愁字了得”,“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在她的笔下,愁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物体,这是何等高明的写法呀!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描写庭前落花时,她总以花来暗喻自己,只是,她终究是孤单一人。“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不过一弱女子,何曾有力量,和时代去抗衡?她在时代的漩涡中越飘越远。

天上,云卷云舒;地上,易安易伤。我想,任何人,都可以从庭前花、溪边流水,穿越千年,看到她憔悴的背影。

人物传记作文2

李忠是濠州定远人(今安徽定远县),祖传手艺靠舞枪弄棒为生,实际上就是摆摊练把式卖大力丸的,整日在江湖上流荡。他曾到过陕西华阴县,被史家庄的史太公看中,聘请他作儿子史进的武术启蒙老师,但武艺稀松平常的他只教了史进一套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遇上高手就只能稀里哗啦。后来他又到渭州(今甘肃平凉)练把式卖药,又碰上史进并由此结识了鲁智深。再后来他流浪到青州(今山东青州),途经桃花山时,遇上了下山劫路的小霸王周通。一番厮打,原来所谓的小霸王更菜,打不过李忠,但他愿赌服输,请李忠上山当了大寨主,自己屈就次席。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练把式卖药的李忠竟然也风光了一把,当了五七百喽罗的头领,打家劫舍,称霸一方,官军也奈何他不得。

若干年后,呼延灼率官军征讨梁山,失利后投奔青州,途中经过桃花山,被李忠周通派人下山偷走了他那匹皇上御赐的宝马——踢雪乌骓马,这下惹恼了呼延灼,要来踏平桃花山,李周二人抵敌不过,到二龙山鲁智深处搬救兵,后又联络上白虎山孔氏兄弟,遂引出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一段故事。三山在梁山泊率领下打下了青州,又一起并入梁山大寨,李忠这个桃花山的鸡头无奈的变成了梁山泊的凤尾。

李忠因身强力壮,人送外号打虎将。书中有一首诗是这样形容李忠的:“头尖骨脸似蛇形,枪棒林中独擅名。打虎将军心胆大,李忠祖是霸陵生。”有人据此推断,说李忠是西汉飞将军李广的后代,说他打虎将的绰号也跟李广射虎有关。这种推断太牵强,论据很不充分。他如果真是名将之后,至少也应该跟同为名将之后的关胜、杨志相差不远吧,怎么着也得在天罡星里呆着吧,现在这种三脚猫的手艺岂不给祖宗丢脸。

在梁山好汉中,李忠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他的抠门,吝啬。在渭州,鲁智深拉他和史进一起喝酒,他怕耽误挣钱,不愿去,被鲁智深强行搅合,只好收摊。后来,为了救金翠莲,鲁智深发起集资,李忠又抠抠唆唆不舍得多掏,只拿出2两银子,让鲁智深给他扔了回去。即使后来做了桃花山的大王,仍然本性不改,给鲁智深送行时,不愿掏自己兜里的钱,非要下山打劫别人的货物作送礼。这种做派和当今所谓的艺术家或者娱乐明星们义演义卖都是一个德行。李忠由此让性格豪爽的鲁智深特别瞧不起,几次捉弄他。

其实,李忠除了抠门外,人并不坏。史进是他徒弟,他却以兄弟相称;对鲁智深他也很热情恭敬;跟周通相处也很通情达理,合作的很愉快。

授衔时,李忠被封为地僻星,排在108将的第85位,是17员步军将校之一。

征方腊时,他跟随卢俊义攻打宣州,董平一石子打下方军统制官潘浚后,李忠上前一闷棍将其打死。进攻独松关时,他和欧鹏邓飞周通上山探路,没想到守关将领厉天闰突然冲下来,砍死了周通,他也受了伤,幸亏抢救及时,要不就没命了。攻打杭州时,经过昱岭关,守关者是方腊手下第一神箭手、号称小养由基的庞万春,卢俊义派史进石秀陈达杨春李忠薛永带3000步军前去攻打,结果中了庞万春的埋伏,万箭齐发,6大高手统统被射的象刺猬一样,惨死关下。

人物传记作文3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里如是评价廉颇。名将廉颇的整个人生跟其他的名将一样也带着悲壮的色彩,廉颇身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为赵国效力,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纵观他的整个人生,他在早期是相当辉煌的,而到了晚期,他的处境甚至可以说称得上叫做凄凉。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晋阳”,这应该是廉颇第一次登上史家的舞台,真正在军事上扬名。廉颇,嬴姓,廉氏,名颇,有说他是山西太原人,也有人说是山东德州人。不管是哪个地方的人,他为赵国 ……此处隐藏4749个字……风,剧烈的咳嗽声,声声刺耳,次次扎心。闺密见状,麻利地将脖子上洁白的围巾取下,缠在她的面部周围,笑着说:“我家近,你别着凉了。围巾你戴着,别害怕弄脏。”她瞄了一眼面前的围巾,又望向大路,她看到有一条洁白的围巾,为她铺上了回家的路。那一刻,她认识到只要有人真心陪伴,就能有属于自己的美丽蓝天,而闺密便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她的心。

学生生涯就那样在她的叹息声中结束了。许多原因使她没能考上高中。度过了简单的师范时光,便在父母的支持下当了一名小学教师。教师这个职业很平凡,但她却用尽全力对待这份工作:她曾挺着大肚子到学生家里劝辍学的学生上学;她曾把自己和弟弟的衣服拿给学生姐弟俩穿;她曾坚持精心备课,数年从未间断;她曾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夜晚的办公室去辅导其他孩子,而自己的女儿在孤寂中独自流泪……她把自己所能做到的关爱都给了学生,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都传授给学生,哪怕自己快成了纸片人。我有幸与她成为两年的师生,默默地看着她努力付出。她的辛苦努力使她渐渐发现,天很蓝,路很远,蓝天在心里,自己在路上。她的努力与辛苦不求回报。

我的母亲,很平凡,好似一丝风、一片云,静悄悄地划过天空,无人知晓,只留下了吹拂的草地、滋润的花野。她,活出了自己的意义;她,活出了五彩绚烂的人生!

人物传记作文8

鲁达天生一副凶恶相,膀大腰圆,面宽耳大,让人看了就心生畏惧。他习得一身武艺,力大无边,生猛强悍,在渭州做了提辖。

一日,鲁提辖在酒楼吃酒,忽听见啼哭声,扫了他的雅兴,心中愤怒,前去探寻。原来一女子翠莲被当地郑屠强骗作妾,欺诈钱财,鲁达是七个不平八个不忿,二话不说分给了翠莲银两,迈开步子去找郑屠镇关西。上来三拳将这大汉活活打死,成了通缉犯。鲁达无处藏身,只得逃离渭州。后来经赵员外指引,上五台山寻了智真长老,打算出家做和尚度过余生。

但纵使鲁提辖改名智深,剃了头发,进了寺庙,这鲁达终究还是鲁达。不久便犯了酒戒,还借着酒劲儿把文殊寺中的和尚痛打了一遍。智真长老见他旧性难改,自己管不住这花和尚,便让他去东京大相国寺找智真禅师。鲁智深明白自己造了孽,便提了禅杖,别了五台山,向东进发。

这一路上,鲁达又路见不平,在桃花村帮刘太公夺回女儿,销金帐里把小霸王戏弄一番。又在瓦罐寺行侠仗义,斩杀欺压百姓的崔道成。终于进了东京,见了智真禅师。那禅师明白他不是块当和尚的料,便叫他去看菜园子。鲁达也不计较,在菜园子倒拔垂杨柳,教训了几个盗贼。不想一日鲁达偶遇林冲,两人结为兄弟。

日后,鲁达听说林冲被奸臣陷害,发配至沧州。鲁达牵挂朋友,放心不下,跟随林冲来到野猪林,果不其然,两个差役被奸臣贿赂,要取林冲首级。千钧一发之际,鲁智深一禅杖将这差役的棍棒丢到九霄云外,救林冲于水火之中。鲁达心里清楚是奸臣作恶,在林冲的劝说下饶了两个差役一命。而后林冲到了沧州,确保朋友平安无事,鲁达才回大相国寺去。谁知奸臣得知鲁达救了林冲,对他进行缉捕。无奈之下,他与青面兽杨志上二龙山落草,成了草寇。鲁达当了山贼,不必像和尚一样整日拘谨,十分快活。

花和尚在二龙山快活了一阵,桃花山的周通来找他帮忙攻打青州,二人合计,找梁山泊助阵。自此,鲁智深成为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化身天孤星。他凭高强的武艺与坚韧的战斗意志立下赫赫战功。之后宋江全伙受招安,方腊战役打响。鲁智深在乌龙岭与大部队走散,经圣僧指引生擒方腊,成了战斗英雄。

但此时他已目睹战友死于马下,奸邪残忍猖獗。当宋江让他去朝廷领奖做官时,他说:“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此时他不像当年那般鲁莽、执拗、顽固,他的心已得到锤炼,精神经历了考验,正应了他的法名“智深”。

最终,他听到钱塘江潮信的轰鸣声,幡然顿悟。明白自己大限已到,无依无恋,坐化圆寂。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鲁达就好似这钱塘江大潮,奔腾万里,势不可当;无牵无挂,洒脱旷朗。有悟彻生命知智,亦有万夫不当之勇。纵使这般气势,也不得不顺江岸的走势,渡过自己的旅程。最终渐渐淹没在平静的江面之中。令人唏嘘。可歌可泣!

人物传记作文9

某年,无意在电视上看见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春风沉醉的夜晚》,外景是在徽州的郡城歙县,油然而生亲切之感。郁达夫倒是真的来过徽州并留下一篇《屯溪夜泊记》。与郁达夫同行的还有林语堂。他们因不堪那声名遐迩的徽州府郡歙县城里旅店的龌龊,趁黑赶往屯溪――郁达夫在文中称之为“小上海”的地方,如此的“美称”不知从何年何月已从人们的传说中消失。小上海果真繁华,这一班大名鼎鼎的作家们竟然投宿无门,大小旅店都挂上客满的牌子,于是,只得求助当地的警察局,可这山沟里的“大-盖-帽”们并不买大作家的账。直折腾到午夜一点,也未落实住地,最后,林语堂提议租来一只大船,搬上行李,作一回“天随子陆龟蒙”的风雅来。

木船停泊新安江上,浮家泛宅,围灯夜话,船底江流有声,滔滔东去,一直流向郁达夫的老家富春江。离船一箭之地是那座明代的石拱桥。我在徽州的日子,也常常在江边散步,站在老桥上总会想到郁达夫的那些文字。屯溪虽是文化古城,出了很多的文人,自然也少不了文人的行迹,但在我的印象中恐怕只有郁达夫的这点文字让人怀念,并由此对小城产生一种说不出的神秘感,如今已无法想象当年小城的模样,不过这座建于明代的青石板老桥依然葆存着往昔的一些信息吧。桥头便是那条有名的闻说建于宋朝的“老街”。事实上,在郁达夫的笔下,对这个黄山脚下的小城似乎没什么好的印象,下面便是他的又一遭遇:“我在旧贷铺里,买了一部歙县吴殿麟的《柴石泉山房集》,语堂在那家假古董店里,买了些核船、翡翠、琥珀、以及许多碎了的磁。”可见,那时的这条老街已是“古董贩子”们活跃的场子了,用现在话来说,这些“古董鬼”那时就开始吃旅游的饭。不过那年头,尽管是“假古董店”也尚能买到一些旧货,现在的旅游店清一色的新产品,专吃那些揣着来掏宝拣漏心态的“聪明人”。要说屯溪人会经营的智慧那可是由来已久的,这是徽商末流的旧传统。郁达夫说,那天,屯溪下着雨,他们上岸在一家酒店里,要了一碟炒四件,一斤“杂有泥沙的绍兴酒”,被敲去了两块大洋。于是,郁达夫愤然写道:“这小上海的商家,别的上海样子倒还没有学好,只有这一个欺生敲诈的门径,都学得来青胜于蓝了,也无怪有人告诉我说,屯溪市上,无论哪一家大商店,都有讨价还价,就连一盒火柴,一封香烟,也有生人熟面的市价不同”。郁达夫的牢骚发得可谓“入木三分”。记得我初来屯溪,倒是特地找了一位熟悉的当地人,来老街买些木雕、砖雕之类的小什件。老徽州的古物已被后人们变卖殆尽,就连这些老房子上的零部件也成为稀罕的古董宝物了。店家同他讲着一口屯溪土话,谈到“草皮”(钞票),也是叽哩呱啦,神秘兮兮。包好了木雕,出了店口,朋友忽然递给我一些钱,说是店家给他的“回扣”,我这才知道,这屯浦的水真是深啊!文章的末了,“青衫憔悴的才子”,“遇着红粉飘零的美女”,吟哦了一首七言绝句:“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才子佳人,总算又回到风(流)雅(好)上了。

《人物传记作文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